首个版本的编著克服了许多的困难。
从无到有,不好确定一些拼读现象要不要纳入规则。
当时的编写条件非常差,没有电脑,只有当时还算先进的打字机。从1993年3月份我开始使用五寸磁盘存储修改的文件,到下半年已经改为三寸磁盘了。磁盘里的文件会因为存储次数多而丢失数据。打印店的价格很贵,打字员的能力也很一般,电脑字库里没有完备的音标符号,笔者水平也很烂。几种因素加在一起,制作此表的难度可想而知。
采用手工绘制的方法,逐表制作修订,再整合成一张大表的手段编著,最后送去打印。不知重复了多少次“逐表制作修订,再整合成一张大表的手段编著,最后送去打印”,每一次送去打印时都是信心满满,感觉这是最后一次修订,但每一次打印出来又不得不翻书,修订,拍脑门。每解决掉一个难题都会激动地击掌、拍桌子。
经过近一年没日没夜的修订,在没有[]音符号的条件下,采取将打印出的字母e切割,然后倒过来粘贴在需要标注[]音符号的位置,送去制版,印制了约一千份,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但刚印刷出来就发现了许多错误,笔者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还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好这张表。
尽管在《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1993版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是错误,但现在回想起来,它还是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第一次以表格的形式展现拼读规则,是一种创新。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分类表述非常成功,正面叙述元字组的拼读规则,背面主要是辅字组的拼读规则,一阴一阳,符合道教的阴阳理论。正反两面印在一张纸上,经过两次折叠,可以很方便地放在学生的课本里,象书签一样,方便学生查阅。在以后的几个版本中,《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表格的布局设计是很成功的。
把拼写形式(字组或字组组合)置于第一栏,发音随其后,这种编排形式在当时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我接触过的教材、课本中没有任何类似的排列形式。这种排列形式遵循认识单词的先后顺序,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惯,因为中国学生都学过汉语拼音。
把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分成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两类情况,便于精确掌握它们在单词中的实际读音。这也是一大创新,当时的许多书归纳拼读规则时(尤其是列表形式中)。不强调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重读还是非重读音节中发什么音。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用一半以上的篇幅展现元字组的拼读规则,辅字组的拼读规则篇幅较少。以元字组在重读音节中的发音为主,非重音节中元字组发音尽可能地从简。
《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1993版中错误也很多。
复合词的拼读规则没有制成表格的形式。
辅音字组的读音规则多而且乱,这也导致了后来“规则过多就等于没有规则”这一设计理念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