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突变及其应对策略
所谓心理突变,就是由于特定情势的发生,使得特定人的心理环境要素结构发生重组性变化,而致使心理环境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总是不断地发生渐变(即量变),进而发生突变(即质变)。青少年学生还不成熟各方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他们的心理史容易发生渐变和突变。事实上,学生从小学升人初中、从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各种心理渐变和突变都在时常地发生。比如有的人从文静变得好动,有的人从沉默寡盲变得侃侃而谈,有的人从学习自觉努力变得被动懒散,有的人从开朗变得内向,有的人则与上述表现正好相反。它要求我们不但要积极地去认识它、而且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面对它,井尽可能地引导这种变化附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一、中学生心理突变的主要表现
第一、适应性心理突变。它是指学生在升入中学阶段学习之后或在特定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溶入特定环境、或被迫适应特定环境、或拒绝接受特定环境,而逐步改变、改造或强化自身原有的心理环境,从而不断组建或注入新的心理环境要柬,最终使自身的心理环境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心理过程。这是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突变。已可能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引起的,也可能由于寄外学习引起的,还可能与教师、班风、校风、学习压力等变更引起的。这种心理突变来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领域广、在特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中学各年级学生中都可能发生,但是在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学生中发生的频率晕高。这种心理突变,如果向好的方向发展,则会有“近朱者赤”、“鹰击长空”、“万舸争游”的情势,应予以激励和肯定;如果出现“近墨者黑”、或“拒人于千里之外”、或”仿徨不安”等的情况,则需及时调节,否则后果不容乐观。
第二、际遇性心理突变。它是指学生在遭遇特定的情势后,由于故有的心理环境要素遭受强烈震撼、刺激或打击.而有意识地、主动地重新组建或注入新的心理环境要素,或放弃巩固、或决意强化特定的心理环境要素,最终造成自身心理环境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心理过程。这也是中学生中、甚至成年人中常见的心理突变。它可能也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关,也可能与人生特定的遭遇有关.更可能与家庭变故有关,当然也可能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更有关。这种心理突变具有方向性、高频性、周期性和自虐性等特点,在中学各年级学生中都可能发生,但主要是在一般层次和后进层次的学生身上发生。这种心理突变,如果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便带有“近朱者赤、得仙人亲睐,点石成金”或“遣山开路,遇水搭桥.杀出—条血路”的趋势,让人惊喜;如果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可能会出现”别惹我,烦着呢!”或“破罐子破摔”等情势,而需及时加以疏导,以防进一步恶化。
第三、品质性心理突变。它主要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发生变化,而导致对自身心理环境要素产生重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主动地注入新的、摒弃日的心理环境要素,并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发展,以满足自身道德品质上的变化需要,景终导致自身心理环境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心理过程。这种情况虽然不具昔遍性,但山并非不常见,它主要发生在少数后进尘身上,同时少数的进步生身上也可能发生这种心理突变。这种心理突变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升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高频性、周期性等特点。它通常与社会现实、周边环境、人生际遇、思想认识、偶像变异、家庭变故等方面变化有关。这种心理突变如果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便带有“浪子回头,立地成佛”的味道,那是可喜可贺的;如果沿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则必须力加阻止的了。
第四、追求性心理突变。它是指学生在思想认识发生变化之后,由于对特定事物的追求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引起特定心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发生转移、变异、或强化.进而引起心理环境要素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心理环境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心理过程。这种由于特定的追求而引起的心理突变,在中学各年级的同学中都可能发生.但这种心理突变的发生常带有小群体性(可能在同一单位、也可能在不同一单位),常不会在孤立的一个人身上(就整个生活环境而言)发生。它具有高频性与不稳定性并存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周期性与波及性并存的特点。它可能因臭味相投导致的,也可能因性格因素引起的,还可能与社会现实、周边环境、人生际遇、思想认识、偶像变异、家庭变故等方面变化有关。这种心理突变往健康的方面发展,便带有“不到黄河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气势,那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但是如果往不良的方面发展,倒是很令人担心的。
第五、自爆性心理突变。它是指学生因遭遇特定的情势,或居于对自身情势的特定认识.而一味强化或放弃特定的心理环境要素,致使原有心理环境要素的相对稳定性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形成带有崎开特质的心理环境,最终使原有心理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突变只有在极少数学生身上发生,且具有自虐性、固执性、排斥性和自我封闭性等特点。它可能因遭受特定的打击、刺激、或居于对自身情势特定的正确认识或错误认识、加上自身性络指向而引起的。这种心理突变向良好的方面发展,便带有“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韵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带有自暴自弃的性质,那是必须竭力挽救的。
此外,还有满足性心理突变、决断性心理突变,临危性心理突变等等。
二、正确认识中学生心理突变的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突变,有利于我们挖掘学生的潜能、防止学生不良状况的出现。虽然心理突变总是一种潜质性的东西、虽然心理突变发生的状况和强度各不相同.但结果只能有良好的和不良的两种结果;虽然有些人生际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或难以预料的,但是心理突变还是可以积极促成和防止的。如果能够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突变,并积极促使学生发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突变,我们就能够引导这种心理突变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可再造之材;同时又能积极防止学生的某些不良的心理突变的发生,以避兔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便出现可能的夭折。
其次,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突变,有利于构建特色的校园、班级文化。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突变的出现,意味着一个人的潜质正待发挥。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普遍地抓住每一个学生可能出现心理突变的太好时机,努力把他(她)的潜质引向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上,那么我们不但可以形成自己的校园或班级教育教学特色,而且能够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或班级的特色文化氛围。这样,不但学生可以引导自身的心理突变,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而且学校和班级教育又能形成特色与氛围,这应该是校园建设的理想追求。
再次,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突变,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离心理素质人才。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社会发展往往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生活,如果缺乏调控自己心理突变的能力,要想求得有效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那是极其困难的。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心理突变,并从人才的少年时代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心理突变的一般过程,并积极培养他们的调控心理突变的能力.学会抓住机遇求得成功的能力,才能为国家的末来培养更多的高心理素质的人才。
三、中学生心理突变的应对策略
第一、要积极记录学生心理突变个案.创立学生心理突变档案,经常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普遍的心理突变规律。这是我们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指定心理突变生贝导师,深入研究该生心理个案,认真分析其心理渐变走势,尽可能地使外在的引导措施及时、恰当、到位。当发现丁心理突变的征兆之后,心埋突变导师应积以协同班主任,认真研究该让心理突变情势和应对策略。这也是我们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性工作。
第三、学校或年段应启动心理突变生员的绿灯工程,积极为良性心理突变生员的发展铺路搭桥。当心理突变发生后,我们能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引导,其措施仍要注意及时、恰当、到位。
第四、设立心理辅导研究室,定期刊行心理辅导刊物、举办讲座、心理辅导专栏等,对心理突变进行介绍、分析和指导。一方面它有利于对心理突变的生员进行正面引导与调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突变及其引导调节常识,为他们今后走向成功铺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