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作《担鲜藕》
1986年,三人舞《担鲜藕》风靡全国,鲜明地方特色中注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成为开新时期民舞新风的代表作品,有“创世纪的优秀民间舞蹈”之誉。全国一些专业歌舞团都将此作为“保留节目”,赴世界各地作为文化交流演出。《担鲜藕》曾获江苏省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一等奖,1987年9月随中国舞蹈艺术团赴港澳等地演出;1990年荣获“江苏省文学艺术奖”。
舞蹈编导:于丽娟、罗浩泉
舞蹈音乐:江苏平易近间音乐
舞蹈首演:1986年姑苏
首演集体:姑苏群众艺术馆
首演演员:项卫萍、潘煜清、尹爱嫒
二十多年前曾经看过一曲舞蹈,一位农家姑娘头戴草帽,挑着两筐鲜藕上来,只见她轻快地旋转着,不时将担子左右换肩,激情饱满,欢快轻盈。两筐鲜藕随着姑娘轻快的舞步一颠一颠,跟着姑娘行进在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中。我们并没有见到姑娘肩上真有扁担,然而她双臂双手灵活的动作让人相信那就是一条软溜中又显弹性的扁担,接着,那两筐鲜藕竟然“活起来”了,原来是另两位姑娘在藕形筒裙里。炎热的天气让两位鲜藕姑娘憋得够呛,担藕姑娘放下担子,摘下草帽,给鲜藕扇凉,浇水,鲜藕姑娘拨开绿纱,伸伸懒腰,担藕姑娘不时与藕交流情感,两担藕也相互逗趣。接着又该上路啦,担藕姑娘把顽皮的鲜藕姑娘“盖进”筐里,随着欢快的音乐,继续行进。
本人不会跳舞,对舞蹈也一窍不通,但这一曲舞蹈编导的巧妙、演员的自然纯朴、清新大方以及情节的幽默活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二十多年后我退休了,学会了上互联网,学会了用搜索引擎后,竟想找寻它的录像来再看。在网上我查到不少现在新人表演的《担鲜藕》(它已经成为中国舞蹈的一个样本),但我想看二十多年前的原版,不知有没有留下录像资料。最后还真找着了(见本文末),并且发现许多普通人都记得这曲舞蹈,都在怀念它,在对原版录像的众多评论中,我只看到一位朋友持“不屑”的态度,认为把这样低水平的录像上传到网络上太臭了。这位朋友大概很年轻,他只看到那时演出的舞美、灯光、音乐太“土”,恐怕还没来得及耐心地看三位姑娘的表演就评论起来了。更多的评价不乏赞美的词语,人们不在乎那“土味十足”的布景灯光,那毕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呀。这曲名叫《担鲜藕》的舞蹈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 我上学时曾经玩过乐器,所以对《担鲜藕》当中的伴奏音乐很感兴趣。舞蹈是江南水乡的风格,音乐采用的是江北(具体说就是苏北)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加以变奏。这首民歌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唱的人很多,改变成乐曲演奏的也多,似乎成为“第二朵”《茉莉花》了。
《担鲜藕》由苏州群众艺术馆创作,编剧:于丽娟、罗浩泉,首演演员:项卫萍、潘煜清、尹爱嫒。这三位演员都是业余演员,她们健康清新的形象和真挚朴实的演出让人耳目一新。二十多年过去了,三位女演员该步入中年了,这曲舞蹈是她们青春的留影,也可说是她们留下的青春写真,比当下有些涂着脂粉,画着眉毛,摆着pose,或穿着古今中外艳丽服装,或穿得少而又少,拍出来的写真,要强多了。薛啸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