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学话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孩子见到猫,听到大人说māo,他的脑子里就把māo这个声音和猫这种动物联系起来了。在另一种场合孩子见到狗,他说是māo,大人纠正他,说这不是猫,而是gǒu。这个纠正促使孩子去注意猫和狗的区别。下一次他看到另一只猫,把它说成别的什么,又得到纠正,这又引导他注意两只猫的共同点。词是一类事物的名称。孩子经过种种失误和纠正,学会了一个词,把它跟它所表示的那类事物联系起来,这样他就认得了这类事物。在这个阶段,孩子只会用单个的词表达意思,所以可以称为独词句阶段。这时候孩子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词和某类事物挂钩,初步学会了概括。如果语言里区分māo和gǒu,那么他就能把看到的一只只猫归为一类,一只只狗归为另一类,同时也就把猫和狗区别开来了。
进一步,孩子在独词句的基础上学会两个词的组合。比方说,孩子借助于词识别了猫和狗以后,又听得大人说bái māo,huāmāo,báI gǒu,huāgǒu,他又按照词的指示辨出了白猫和白狗的共同点,花猫和花狗的共同点,进而把物和物的属性区分开来。后来他知道一种东西叫màozi,他就有可能把bái和huā加在màozi上,区别两顶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时候,孩子不仅注意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而且注意到不同事物中共同的东西,抽象出事物的属性(例如“白猫”“白狗”中的“白”),同时也会把统一的事物分析成不同的要素(例如“白”和“狗”)。“猫跳”“狗叫”之类的句子也是在这个阶段学会的。
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孩子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的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就是说,孩子已不仅仅注意词与事物的联系,而且已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关系。随着从双词句到实词句,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就逐步摆脱事物的具体形象的影响而愈来愈注意语言本身的事实。就是说,当孩子能熟练地使用语言时,外界的现象就愈来愈少“物质”的意义了。
上述的几个阶段只就孩子学话的大体发展趋势而言,不是说可以划分出几个截然不同的界线。
孩子在学话的过程中从大人那里学来的现成的句子是有限的,但是孩子能够理解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句子,也能说出从来没有说过的句子。可见他学到的不光是一些词和现成的句子,更重要的是语言中的规则;他正是根据这些规则造出自己想说的句子来的。这个道理有点像小学生学算术:小学生通过老师的举例,学到了加、减、乘、除的算法规则。他掌握了这些算法规则,就什么样的算术题也都能计算了。
孩子的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在学话的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从每个人的孩提时期起就如影随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语言非常复杂,可是孩子学会说话却在学习简单得多的算术规则之前,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有人猜测孩子的大脑有从遗传而来的学习语言的“装置”。究竟怎样,有待于科学的证明。 |